今天是原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与原绍兴市立医院整合组建新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市立医院)5周年的日子。5年里,该医院坚持“开放办院、质量立院、特色强院、从严治院”的办院方针,围绕“融合、创新、突破、提升”的主线,全力推进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服务,综合实力和品牌形象逐步提升,为推进健康绍兴建设、打造绍兴医学高地作出了贡献。
抓融合促发展
各项核心指标改善向好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市立医院)是绍兴文理学院唯一直属附属医院,如今已成长为集医疗、急救、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5年来,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市立医院)狠抓管理、服务和技术,图强争先、勇谋发展,成绩可圈可点。
抓融合,促发展。新医院成立以来,医院从整合向融合转变,以“班子融合、干部融合”带动全院思想理念、制度流程、学科技术的大融合,实现从快速整合向深度融合的转变,达到了1+1>2的效果。同时,医院与绍兴市人民医院实行集团化、一体化运行,两院学科、人才、信息互联互通,如今选派、选调的专家已达500余人次。这些年,医院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形成了良好社会品牌,各项核心指标改善向好,构建起了“北有人民医院、南有附属医院”的医疗新格局。
创建三乙综合医院,是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市立医院)强院兴院、跨越发展的重要一步。为此,医院全员投入,挂图作战,细化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修编制度职责预案,强化全员实战培训,多次组织开展预评审。2021年10月,医院顺利通过浙江省第四周期等级医院现场评审,成功晋级三级乙等综合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绍兴市新冠肺炎救治后备定点医院,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市立医院)始终冲在抗疫第一线,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比如,在2021年底,医院临危受命,接受定点救治任务,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分流转运患者,完成医院整体腾空和新冠病房改建,筹备床位858张。全院1500多名医务人员历时81天,圆满完成394例新冠患者救治任务,实现“零感染、零死亡”目标。再比如,在2022年底,医院坚持“全院一盘棋”,克服医护人员相继感染的困难,紧急组建病房和重症救治人员梯队,全力救治新冠患者,为疫情防控顺利“渡峰转段”作出重要贡献。医院被评为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绍兴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抓特色强学科
医疗服务圈持续扩大
5年里,医院以“国考”“省考”和DRGs评价为导向,持续改善业务结构和运行绩效。坚持“扶优、扶强、扶特”,大力实施学科攀登工程,制订《临床重点专科攀登行动计划》,加快重点专科、亚专科培育,如今已成立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9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培育团队,以及27个院级重点培育学科。其中,“感染性疾病学”更是成功列入省市共建重点学科建设学科。此外,医院重视学术科研,5年里,4个省部级科研项目、119个厅市级科研项目、17个校局级科研项目获批。发表SCI论文85篇,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93项。
医院强化医教协同,与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签订医教协同工作协议,实施“互兼互任”,每年完成2000多课时教学带教任务。夏瑞明教授任第一主编的《医学影像诊断学》第三版、第四版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名单。徐志松教授主持的“诊断学”和张宏卫教授主持的“健康教育学”,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
5年来,医院持续改进人文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医院努力扩大医疗服务圈,经常性开展校友名医义诊公益活动,相继开展医心向党“双百”行动、“我为家乡作贡献”、党建共建健康惠民等健康宣教活动。深化“双下沉两提升”,加强医联体建设,已建立医联体成员单位19家,下沉成立名医专家工作室10个。
5年里,医院实施“五星三名”强院工程和“院科两优、德医双强”工程,出台人才引育政策,招引各类人才190人、学科带头人9人,培育各类拔尖人才5名,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此外,扎实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打造“一院一品”清廉品牌。
校友名医“入驻”
借势借力扩大影响力
5年里,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市立医院)量质并举,学科品牌显著提升。比如,加强感染科(肝病科)、老年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眼科、康复科、心内科等优势学科建设,成功创建感染病学科省市共建重点学科,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等五大病种的诊治人数居全市首位。牵头成立绍兴市老年医学联盟、绍兴市康复专科联盟,2023年被评为全市首家“老年营养标准化建设达标单位”,医院在老年医学科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此外,眼科被列为区域性干眼示范性指导中心,玻璃体切除术专科能力列全省第17位。卒中中心被浙江省脑防委授予“卒中防治中心”称号。肿瘤内科成功创建为“浙江省肿瘤规范化无呕示范病房”“浙江省肿瘤营养示范病房”,学科质量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5年来,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市立医院)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融杭接沪开放办院。比如,201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疗技术协作中心在该医院挂牌,医院聘任汪昕为“鉴湖学者”,成立汪昕国内名医专家工作室、周平红国内名医工作室,成立中山医院内镜基地,医疗技术战略协作取得显著成效。此外,医院不断发展壮大校友名医数字化服务平台,推进医院多方“攀亲结盟”,至今已成立沪杭名医专家工作室28个,借势借力,医院学科显示度不断提升,整体实力日益提升。
5年来,医院加强智慧医院建设,全力拓展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医疗服务项目,推进智慧预约、智慧结算、“云影像”“云胶片”等工作。加快数字医院、互联网医院、智慧物流SPD建设,全面推进医院信息互联互通建设,构建信息化全过程疾病管理模式,实现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
“目前二期工程顺利立项建设,进展总体顺利。”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绍兴市立医院)相关负责人说,二期工程总投资达13.47亿元,拟设床位1100张,将于2027年完工,“到时医院规模将扩大一倍。”据介绍,二期工程立项建设是该医院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品质、增强医疗综合实力、创建三甲综合医院的关键之举,届时医院跨域式发展又将迎来新的里程碑。